對于眾說紛紜的清朝歷史故事,大家都很感興趣吧。平時大家也都喜歡看宮廷戲,對于后宮的女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的12妃,在后宮有那些故事帶有傳奇色彩。
一、大妃阿巴亥
12歲出嫁:政治交易的籌碼
清太祖努爾哈赤雖然創建了后金政權,登上了汗位,卻并未建立后妃制度,“但循國俗”稱福晉(前期多稱福金,意同)。當時正妻稱大福晉,妾稱小福晉,后世書籍中稱大妃或皇后。本章所介紹的大妃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大妃,是英親王阿濟格、睿親王多爾袞、豫親王多鐸的生母。在她37年的人生旅途中,坎坷多難,頗具傳奇色彩。
阿巴亥是女真烏喇部首領滿泰的女兒,布占泰的侄女,生于明萬歷十八年(1590)。萬歷二十一年(1593),葉赫、烏喇等九部聯合進攻建州,結果被努爾哈赤打得大敗,九部皆元氣大傷。
二、說不盡的孝莊文皇后
在遵化清東陵,有座陵寢像一只孤雁,被建在了陵區界墻——風水墻之外、陵區總大門大紅門的旁邊。這就是昭西陵,是孝莊文皇后的陵寢。
孝莊文皇后就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莊妃,她是皇太極的愛妃,少年天子順治帝福臨的生母,康熙大帝玄燁的祖母,她與清初三位皇帝都有著至為密切的關系。
清制,皇后陵沒有自己的獨立名稱,而是根據其夫陵名來命名的。陵名第一個字用其夫陵名的第一個字,第二個字根據皇后陵位于夫君陵的相對方位而定。
清代陵寢都坐北朝南,皇后陵只能建在皇帝陵的東面或西面。孝莊文皇后的陵叫昭西陵,表明與遠在盛京(今沈陽)的昭陵為一個體系。昭陵就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寢。因為孝莊文皇后的陵寢在昭陵之西,所以稱為“昭西陵”。